欢迎来到福州家政月嫂培训招商加盟网!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福州家政月嫂培训招商加盟网 > 热点资讯 > 家政新闻 >  社区养老的“北京样本”有什么特色?

社区养老的“北京样本”有什么特色?

发表时间:2015-11-30 23:08:56  来源:福清凡秀家政月嫂网  浏览:次   【】【】【
今天(8月17日)节目开始我们再来关注养老问题,最近北京市就支持养老照料中心专门下发通知,提出,到2016年底,养老照料中心将覆盖北京市所有的街道.同时提出,照料中心将为老人提供包括短期照料、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神关怀等十类上门服务.

北京市的通知要求,到明年年底,覆盖全市的养老照料中心将为老年人提供短期照料、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神关怀、教育培训、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其他拓展服务等十类上门服务.

其中,短期照料服务要求为辐射区域内失能、高龄独居以及其他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全托服务,按照有关定价收取托老费用.《通知》提出要制定"喘息服务"措施,对卧床超过半年,家属专职陪伴超过半年,提供一周以上短期托管服务.

在其他的上门服务中,记者了解到,助洁服务则可根据服务需要配备家庭保洁、洗衣服务人员和有关设备,制定助洁服务流程,制定、公示收费价格,根据老年人需求,准时提供上门助洁服务.

此外,照料中心还将设立专业上门助浴服务队伍,建立助浴服务安全操作规程,为居家生活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

按照通知要求,养老机构将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就医和转诊绿色通道,建立巡诊、连续性医疗和健康管理的服务制度.为术后、住院后或慢性病患者提供康复护理专业指导.为辐射区域内老年人提供用药提醒和清理过期药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陪同就诊、取药等服务.

未来,养老机构还可与心理咨询等专业社会组织合作,设立精神关怀服务工作站(室).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筛查、情绪管理指导和健康知识讲座,促进心理健康.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手工、娱乐等活动.

此外,在照料中心还可设立老年课堂,对老年人家属、家政服务人员、社区居民、志愿者进行生活照料和护理技能实训.对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护理、康复、照顾服务技术指导和帮助.指导老年人开展家庭安全隐患排查.

按照北京市的计划,2016年底将建成200所以上照料中心,覆盖全市所有街道.据悉,北京市级政府将通过一次性项目补助方式,对全市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给予支持.一个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享受市级补助累计不超过200万元.

这次北京市下发的通知,对未来养老照料中心的设计和功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也特别强调了精神关怀这个层面,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一种模式未来会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范本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观点1 社会需要这样的养老照料中心

说实话在做关于养老的讨论的时候,我自己的心里会紧一下.时间是大步向前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今天已经超过60岁的老人们,而是已经包括了我们自己.我们都需要去面对老年以后的生活,也必须为此做好规划.所以说,这样的养老照料中心,它的出现正是对我们未来养老模式的有效探索和实践.可以说,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养老照料中心.

观点2 居家+社区的养老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 也体现了社会进步

过去,更多的中国人习惯的是"养儿防老",那时老年人的幸福概念是"孝子贤孙伺候着",可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后4-2-1型家庭结构的普遍出现,要让一对夫妻同时去照顾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显然有点超出他们的负荷.而早先作为社会养老形式出现的老人院、托老所等机构,它所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方面,这些老人院的资源有限,面对人数暴增的老人,不能保证所有的老人都能够排床入住,老人院里的工作人员也很难做到人手充足,经验丰富.另一方面,由于老人院的经费有限,所以不少老人院都设在相对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这样就造成老人要入住老人院,就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告别老街坊,住到一些相对不是很方便的地方.这对老人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精神负担.而现在这种养老照料中心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更人性化,更贴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老人们不用搬离他熟悉的环境,在社区的关照之下,又可以获得有保障的照顾.就像这次北京的通知里所强调的精神关怀,其实老年人除了身体上需要照顾,更为需要的就是精神上得关心.简单点说,这些大爷大妈他们可能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即便他们的儿女没办法在身边陪伴,但如果是社区里熟悉的街坊邻居能够多陪他说说话,这对他来说可能就是最需要的幸福.

观点3 政府补贴要落实到人

当然,最后我们还不得不提一下这个政府补贴的问题.刚才新闻里也说了,一个养老照料中心将获得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可以说这些补贴是政府发放给老人的爱心钱,保命钱,所以这些钱的使用必须要公开,透明.我觉得有关部门需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些补贴的去处落实到每个老人的头上.给老人的钱必须实实在在地花在老人身上.
责任编辑: